首页 >  资讯 >  >  正文

焦点要闻:《苏州刻书史》主编陈正宏:苏州“书香不断,文脉还在”

2023-07-02 17:45:08 来源:引力新闻

今天(7月1日),“刻书与文脉传承”论坛暨《苏州刻书史》首发式在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举行,十余位古籍专家耗时两年多共同完成的《苏州刻书史》惊艳亮相,将苏州刻书的千年文脉展现在世界中文读者面前。记者独家采访了该书主编陈正宏,与他谈了谈苏州的千年书香文脉。

苏州日报:你可以向读者介绍一下《苏州刻书史》的成书过程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陈正宏: 接手《苏州刻书史》编纂项目的时候,非常不凑巧地碰上了疫情,所以原本一年就能结束的编纂任务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中间也克服了许多的困难。

苏州日报:你对苏州的印象如何?《苏州刻书史》的出版对于苏州“江南文化”的传播有何意义?

陈正宏: 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我对苏州的印象,那一定是“温文尔雅”。苏州的“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雅”,而是代表着它有文化、有内涵。

我认为《苏州刻书史》的出版对于苏州“江南文化”的传播有重要意义。我们从前理解的苏州刻书史,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窄的、纯学术性质的文化概念,但是现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发现苏州的刻书史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苏州的刻书,尽管在发源时期看起来并不占据中心位置,但是在《苏州刻书史》中,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李白、杜甫等文学巨匠早期的诗文集均以北宋时期苏州官刻本为底本。

并且,苏州的刻书史从宋代一直绵延到清代,尤其是从清初到清末的一长段时间里,“苏板”已经成为中国刻书的标志。同时,我也发现很多中国其他地方,甚至是外国刻的书,都印上了“姑苏原本”的标志,实际上都不是苏州刻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本”水平高、刻得好,“苏本”这两个字在国外,甚至等于“中国书”的意思。

苏州日报:《苏州刻书史》是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何意义?

陈正宏: 在发凡起例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苏州刻书史》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做学术,尤其是苏州的刻书文化非常深厚、材料非常的多,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深挖它的内涵。除此之外,这本书必须是一本具备世界眼光的书,不是站在苏州看世界,而是站在全球看苏州。

还有就是,我们也希望全世界懂中文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看出来,苏州的“江南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优雅品格的一支。也就是说,苏州的刻书史是中国“雅”文化的实物证据。

苏州日报:这是你第几次参加江苏书展?你认为在苏州举办的江苏书展对于这座城市的书香建设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陈正宏: 尽管我今天是第一次参加江苏书展,但是感觉真的很好。来之前我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热情的读者,人气这么的旺。尤其我听说,今天来的大部分都是苏州人,所以作为一个研究城市历史和文献的学者,我的感受可以总结为八个字——“书香不断,书脉还在”。

(苏报融媒记者 王敏悦/文 倪黎祥/摄)

标签: